成都投资担保|个人信用贷款担保
中心城区缓堵 成都酝酿“18招”对策
成都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出炉缓堵保畅“田园绿化”是首要
十大民生工程:环境提升、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文化体育。
与去年的八大民生工程相比,今年成都市新增加了“生态建设”和“文化体育”两类民生工程。
今年城市的“田园绿化”和中心城区的缓堵保畅成为民生工程的首要工程。
昨日,成都市政府目督办主任孙波对外发布了2010年成都为民办实事的十大民生工程目标。
1、环境提升
营造“果树花香”十大景观
在增“绿”方面,成都中心城区新建10处上千平方米的绿地,治理林盘聚居点50个。新营造10处“果树花香”特色景观。另外拆墙透绿10公里,屋顶绿化2万平方米。
2、就业促进
发放亿元小额担保贷款
成都今年不仅将发放1亿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还有工会创业小额信用担保贷款3000万元和青年创业小额贷款860万元。
3、扶贫解困
提高见义勇为特困伤残补助
提高见义勇为特困伤残人员生活补助水平,中心城区人均每月不低于650元,郊区(市)县人均每月不低于550元。
4、教育助学
新建40留守儿童家园
今年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2.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做到“应补尽补”。
在远郊县(市)新建40个“寸草心”家园留守儿童村级服务站;新建、改建中小学校舍6.3万平方米。
5、社会保障
妇女儿童中心年内建成
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0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30万人;建筑施工企业新增参加综合社会保险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参保居民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220元。
年内建成开放市妇女儿童中心,完成市儿童福利院扩建工程,新增床位150张。
6、医疗卫生
灾区建15个医疗机构
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5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30%。建设地震灾区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5个。
7、百姓安居
困难房源达1.5万套
今年,成都将改造农村低保户危旧房2000户,完成290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避险搬迁,向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提供房源1.5万套、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数达到2万户、棚户区改造1.55万户。5月12日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区住房重建,农村重建住房达到可入住条件。
8、基础设施
开通1条电动公交线路
成都将完善加气网络,新建9座CNG加气站。新建电动汽车集中充电配送中心1座,充电站2座,充电柱100个。开通1条电动公交线路。
9、生态建设
龙泉山脉的植被更茂盛
实施森林管护572.3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6.09万亩;完成产业林基地建设及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12万亩。
10、文化体育
每月免费放一场电影
今年建设完成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示范支中心,建成开放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开展惠民文化演出1300场。在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每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保证全市农村中小学生免费观看4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
记者石莉芳实习生郑依臣
听取200份市民意见
新增两类工程
昨日成都市政府目督办主任孙波就今年的民生工程和市民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今年成都的民生工程有什么新特点?
孙波: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以及农村“四大基础工程”,这两大取向催生了今年民生工程的新变化。新增的“生态建设”类工程,就是为了让市民切身感受到“田园城市”。
新增的“文化体育”类工程,则是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经过多年环境治理,往年的“环境治理”项目,改成了“环境提
升”。从新增绿地,到屋顶绿化,再到“果树花香”,成都会更绿更美。
记者:今年的民生工程有没听取市民建议?
孙波:我们之前征集了200份市民意见,以及部门的75个意见。举例子来说,目前中心城区的公交没有全部实现“一卡通”,还有的公交线路收车早。为此,我们今年专门把“一卡通”列入民生工程,给市民一份答案和保障。还有至少10条公交线路将延长时间,推迟收车时间。具体的公交线路,成都将在适时公布推进情况,请市民放心。
记者石莉芳实习生郑依臣
3年内新增2000辆出租车
堵车,是成都延续了很长时间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市民们都感到头疼的话题。昨日记者从成都市获悉,继推行错时上下班等错时缓堵之后,今年成都市决定再出“18招”缓堵举措。目前,成都市目督办和成都市交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中心城区交通缓堵保畅工程专项目标的通知》。通知中拟推出的18项目标任务,言简意赅,分量十足。
缓堵首招:控制机动车总量
中心城区交通缓堵保畅工程的个目标任务,就是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
数字显示,截至今年2月,大成都范围内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244万辆,而日均新增机动车数量也超过1000辆,照这样发展下去,错时上下班带来的缓堵效果,有可能在4个月以后就被新增车辆“抵消”。无奈之下,成都将目光转向控制机动车总量。
依据通知,成都市公安交管局拟定机动车总量控制听证方案,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建委、市经委、市商务局、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市交委组织召开听证会。4月28日,成都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将成为一个热点和焦点。
公交缓堵:共筹备了“6招”
更多的人坐公交,的确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好办法,而且符合时下环保低碳的理念。成都在公交方面准备了诸多措施,这包括公交场站供地及建设、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站点港湾式改造、公交线网优化、公交市场整合、新增公交车运力等6方面措施。
今年年内,成都将完成动物园、凤凰山、大面街道、万家湾、双流航空港5个公交场站建设。黄忠大道——董家湾南街路口公交地铁分局及公交场站建设年内建成。确定增设一批性专用道,新开辟一批高峰临时专用道,确保5月底前性专用道占规划总量的50%以上。对“有条件的全部改造”的站点全部改造成港湾式。
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加快公交市场整合,10月底前确保实现中心城区“同城同价”和公交车“一卡通行”。按“方便群众出行、有利交通管理”原则深化公交线网优化。今年年内完成新增1000辆公交车运力投放。
占道停车:推行差别化收费
依据通知,成都打算推进中心城区扩大实施占道停车差别化收费。市交委负责拟定听证方案,市物价局组织召开听证会,5月底完成准备工作后有望启动实施。
同时,成都还将清理整治占道停车。按照年内实现“占道停车总规模减少30%”的目标加大占道停车整治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占道临时停车审批管理,全部取缔未经市公安交管局批准的非法占道停车泊位,年内完成。
地铁施工:4号线年内动工
成都将加快地铁施工,在确保10月1日前1号线(一期)通车运营,加快2号线(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确保实现4号线、2号线西延线及机场地铁站年内动工。
除此,成都还将加快系列交通设施的施工建设。打通5条断头路的建设加快推进,年内完成。市建委负责加快已确定的10个上跨下穿式立交节点改造建设,年内全部建成。市交委负责确保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10月1日前完成新增20座人行天桥建设。
再次听证:新增出租车投放
据悉,成都还将组织召开“中心城区3年内新增2000辆出租车投放(含民营公交置换方案)听证会”。在完善出租车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新增1000辆出租车运力投放,今年9月底前完成。环保限行,8月底前施行。
另外,今年成都还将完善交通专项规划,加快完善成都市快速路网及慢行系统规划,报市规委会审定,6月底前完成。今年还将进行绕城高速公路2个立交节点的报批。
免费自行车:高新区在试点
现在高新区正在开展自行车租赁试点的有关工作。作为中心城区个吃螃蟹的试点区域,高新区有望在今年5月份试点免费自行车,其租赁时间有望长达2个小时。不过,试点方案目前尚在调研中。